计算为信息技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提高业务敏捷性、无缝移动性以及降低管理复杂性和控制成本。
作为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祥云工程中金云后台的金融行业伙伴,天安人寿将公司庞大而复杂的信息系统逐步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之上。在采用了中金数据企业私云解决方案之后,天安人寿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保险业务发展的云计算应用之路——T-PAD平台。天安T-PAD平台不仅是领跑行业无线应用服务的“微创新”,使得保险行业率先跨入了2.0时代,同时也可为他云计算开发团队所借鉴。
天安人寿总裁助理毕闯曾表示,T-PAD的主要亮点体现在四个方面:“光速”营销、自助体验、全程验证和绿色服务,用他的话说,就是“打造保险无线服务的‘2.0’标准”:“我们的目的很简单——让客户切身感受到投保越来越方便。同时,通过保险服务分享到科技发展的成果。”
四大难题阻碍业务拓展
天安人寿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业务数量增长,服务器管理任务增加,庞大的维护工作成为其最为头痛的问题。同时,为了适应竞争,天安人寿还需要为新的信息化产品组搭建、维护产品测试环境,天安人寿遭遇着IT基础设施缺乏战略规划所带来的困扰。
最具代表性的难题有4个:服务器数量增长过快,但单台服务器利用率低;硬件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服务器资源分散,缺乏高效管理;产品组之间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
对于天安人寿来说,T-PAD平台的无缝移动应用也面临上述难题:基础设施选型、采购、维护、安全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整个团队在保持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效、优质地运行T-PAD平台。
目标明确 业务升级
作为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开发者,中金数据在利用中金企业私云技术改善客户业务流程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准和清晰的思路与目标。而正是基于此,天安人寿选择了中金数据祥云工程中金云后台的企业私云(VIRTUAL PRIVATE CLOUD ,VPC)解决方案。
天安人寿作为祥云工程中金云后台最早的客户,中金数据服务的目标非常明确:以中金数据企业私云(VPC)平台为依托,全面采用虚拟化技术,搭建起功能完善的、满足T-PAD平台运行的云基础环境。据介绍,中金数据企业私云是基于高等级数据中心和符合国际标准的运营服务体系,融合云计算高性能、高可靠、按需服务、按量付费的特征,为大中型企业/机构客户量身定制的专有云计算服务。其VPC方案致力于满足大中型企业客户对IT建设性能、安全、可控性、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管控、成本节约、快速应变及业务升级转型目标。
天安人寿表示,其采用中金数据企业私云解决方案主要基于4个方面:中金数据具有高等级数据中心,具备可持续发展云计算的资源优势;在金融行业拥有众多客户与多年积淀,对云计算有更好的理解,同时祥云工程中金云后台得到政府与同行业界的认可;中金数据拥有专业化的金牌服务团队和先进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全部符合国际IT服务管理标准(ITIL);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在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方面做到最高,例如数据中心拥有资源隔离,数据加密,制度方面制定严格的应用、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中金数据高级副总裁黎江谈到,此次与天安人寿强强联手打造T-PAD平台表明了中金云后台势必成为天安人寿基础资源的坚实保障者。“我们为天安人寿T-PAD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中心和配套设施保障,使云计算关注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等特性获得了优秀的基础条件。作为合作共赢的枢纽支撑者,中金云后台以产业链多方共赢为愿景,搭建开放、合作、共赢的运行服务体系和技术平台。”
T-PAD平台的应用使得保险业变得越来越简单,同时这也是“云应用”的一个融合创新平台。随着云后台上应用繁荣和用户发展,将为创新融合应用提供丰富的土壤:在用户许可的前提下,打破应用隔离,以安全受控的方式实现应用间的数据集成、功能集成、流程集成,这将成为新的商业机会。
互联网的今天是保险业的明天
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于2005年成立,是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系统外包服务专业提供商。2006年投入数据中心,2008年投产。5年来,仅保险客户就已有近20家。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运营服务商和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专业提供商,同时也是云计算技术的领先实践者,黎江对记者畅谈了他对保险业的建议。
黎江表示,中金数据在与保险业的合作中发现,保险行业在数据中心服务外包和云计算方面的需求量很大,保险行业对信息模式的探索目前已走在了前面。黎江说:“以前,我们总说银行业的今天是保险业的明天,现在,我们要说的是保险业的明天应该是互联网的今天。”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保险公司作为股份制公司,更注意成本考核,注重资本回报。其次,保险公司在金融体系里相对规模比较小,必须找到快速发展的新的途径和平台,因此需要迅速找到创新模式。保险公司不能像银行那样先分散、再大集中、再统一推某个业务,那种历史的机遇已经没有了,又不能像证券,完全靠几个交易所做后台。第三,保险业内的科技人士很善于思考,而且心态更开放。正是这3个原因决定保险公司率先采用服务外包,又很快走到使用云平台。
保险客户是中金数据比较早的客户,从最早的泰康做灾备中心,到后来新华保险做生产中心,再到后来保险的服务外包加云计算的模式,都慢慢出现了。
黎江说:“中金数据也是不断根据业务的发展在变化。最早我们定位是灾备中心。之后,我们发现金融行业对生产中心也有很大需求,便开始做生产中心的改造。之后,我们又看到了云计算的趋势。”
黎江认为,技术本身不能导致业务转型,而是做技术的人推动业务转型。
“我们现在探讨的是保险业应该把整个IT架构放在互联网上。互联网的变化很快,才出来几年的微博,大有被微信取代之势。一些模式不确定的技术,你敢不敢试率先去试?如利用微信做账单,利用微信付款。”
黎江也谈了他对对保险行业几个建议:首先,互联网的成功,在于它可以不断尝试。保险行业是看得准的事情才做,但保险业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也要有试验的勇气。
其次,现在很多创新要跨界。金融机构强调规范是必须的,但另一方面,规范有时会阻止跨界的交流。大数据时代,颠覆了过去小数据时代靠历史数据、靠大数法则的方式,它可以靠横向数据,靠整体,特别是跨界的分析,来尝试新的保险险种、新的保费测算、新的定损评估等等。但这些方面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财务部门的支持还没跟上。比如做一些新的营销,通过微博、微信,或者是一个新的保险品种来做的话,我没人才,这就需要人事方面的机理制度。
最后,是保险行业对IT的重新定位。能外包的还是要外包,采用云计算的步伐也应该再大一些。IT的项目,传统的还是多。保险业的创新阻碍很多来自IT部门而不是业务部门。IT部门有时也很保守,如果IT部门的人不能推动转变,或者成为转变的掣肘。
黎江再次强调,IT外包,安全是借口。IT不应背着开发、运维的包袱搞创新。IT不把传统的包袱剪掉,不要谈创新。